发布时间:2018/6/23 9:54:00 点击数:205 |
|
各位阳光悦读的老师、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讲座的主讲人车俊铁,受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的邀请担任本期讲座嘉宾,我们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那么今天我从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当中的内涵、背景以及智慧图书馆发展以来所提到的一些基础要求,还有从技术层面等各个层面上对于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做了一些我个人在工作当中的体会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来探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背景。从2018年以来,新时代新要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教育”等新技术新理念已经深入到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同时,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所提到的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当中所提到的,教育信息化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变革,这对于我们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党的十九大也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同时,在国家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智慧城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正在迅速发展,这给我们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智慧图书馆与校园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与校园,必然会带来一场“智慧革命”,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
从技术层面上讲,现在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模式是落后的,忽略了学生和研究者个体的不同感知和发展状态,缺少为学生和研究者提供创新的空间环境和平台,因此,学生和研究者缺乏充分创造力、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创新意识。
这里给大家一个提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正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十三五”末,要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
所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实体的空间和环境建设、虚拟的系统和平台建设。实体的建设主要是图书馆实际空间和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人文教育,体验式新型的教育模式;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将人工智能体现在教育、学习、管理过程中,图书馆运行智能化,充分体现个性化、开放性、联通性和适应性。
虚拟的系统和平台建设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获取学习资源信息的应用系统和平台建设,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构建智慧化的系统和平台。
智慧图书馆从理念和理性上讲就是,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化设备,它通过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智慧化的高效、便捷的服务和管理。实现智慧图书馆应当从以下三个层面设计和建设:
第一、从物理层面上,它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必要和先决条件,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对空间、环境、物质进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如智慧研讨室,虚拟化咨询、智能化可视对讲交流、智能化自助服务,智能化服务台操作系统,智能化楼宇控制,智能存包柜,智能化仿真系统,智能化的文化展示等等。
智慧图书馆基础建设从这个视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无线的网络空间,又有智能的管理体系、安防体系、创新空间和完备的智能设备。
那么它的管理体制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比如在智慧服务上有24小时自助借还书系统、智能出入管理系统、智能文印等等。同时在运行当中还应该有可视对讲交流、视频监控系统、能源管控系统。
第二、从智慧和技术层面上,是智慧图书馆设计和建设的核心和精髓,主要体现在平台和功能建设上,主要体现 “ 以人为本”的原则,智慧检索获取信息,如发现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平台(计算平台、设计平台、创新平台)来实现智慧。智慧图书馆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技术、互联网+图书馆等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中心,对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进行加工、挖掘、整理、归纳、分类、统计、传播,对入口端的信息进行集中再加工、再过滤、再归纳、再分类、在保存,对出口端的信息进行安全、方便、快捷的输出,因此,智慧软件平台同时更具有信息统计、分析、检测、评价、判断、科学决策、指挥的功能。
也就是说对于智慧平台的建设,智慧平台要有思想,要有思维,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三,从感知和服务层面上,它是智慧图书馆的体现,利用云计算、移动计算、互联网+形成的构架的信息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各种移动客户端将信息服务传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使校园处处都成为网络学习空间,使信息资源和服务在整个校园无处不在,时时传播,人人感知,让图书馆信息资源漂流在整个校园,让移动图书馆真正动起来,今后他将会漂流到整个社会,智慧图书馆将提供泛在、便捷和跨越时空的智能服务。
就像我们图示当中所表达的,今后智慧图书馆走向社会的同时,要有跟踪服务、自助服务、移动服务、到馆服务、网上服务等这样一个服务体系。
那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按照怎样一个方向发展呢?通过智能到智慧的发展,今后的图书馆应该是实现无人操作和智慧管理的图书馆。人人都可通过网络空间或实体空间来实现学习、获取知识、研究等一系列活动。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5C76ImZJ21lL5M8CVjZcaQ(阳光阅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