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6/25 10:19:00 点击数:295 |
|
微天堂真人图书馆丨书单精选第30期
三年前
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得2015年刚读大一时去图书馆听的讲座,人很多,我们几个在墙边站了整整一下午。开场王新才馆长就诚恳地对刚进校的同学们说:“大学之大,不仅是在于大校园,更在于有大思想、大师、大学问。”珞珈思想的火种,就这样深深地埋在了我的意识深处,由此,我开始了大学生活的追逐。
——读者留言
真图简介
王新才
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信息管理学院教授。1981年9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学院),分别于1985年、1988年及1994年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武汉珞珈诗派研究会会长等。2000年开始旧体诗词写作,作品散见于《诗刊》《芳草》及亚特兰大《新报》等海内外报刊。
真图印象
6月7日的“图书馆之夜”,聆听完赵江娟和彭飞宇两位优秀校友的精彩分享后,王新才馆长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作为神秘嘉宾走向了前台。“跟前面两位嘉宾相比,我在他们同样年纪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夸耀的事情”,王新才馆长谦虚地表示,在将近30岁获得博士学位之前,人生乏善可陈。
王新才馆长获得的是全国第一批图书情报学的博士。第一批的六位博士中,武汉大学有五位,北京大学有一位。王新才馆长继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后,获得的却是理学博士,因为科技情报算理学。
在担任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外,王新才馆长还有着另外一个不为读者所知的身份——武汉珞珈诗派研究会的会长。多年来,王新才馆长一直坚持写诗,最开始写新诗,从2000年以后开始写古体诗。为什么会一直坚持下去呢?馆长讲述了《圣经》中马太效应的故事。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你拥有的越多,得到的会更多,如果拥有的越少,你原来的所有也都会被夺去。从前有一个国王要出门旅行,临行前,他分别给了3位仆人5个、2个和1个talents,talent在当初是货币单位,现在就是我们常说的才华。国王回来的时候,拿到5个talents的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5块钱,我用它们赚了5块钱。”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拿到2个talents的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2块钱,我用它们赚了2块钱。”国王奖励他2座城邑。拿到1个talent的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块钱,我已经埋起来了。”国王就将这个仆人的1块钱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对于这个小故事,王新才馆长有自己的体会,并赋予了这则古老寓言全新的解读。上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才华,有的人可能多,5个talents,有的人稍微少一点,2个talents,有的人更少,1个talent,但是不管我们有多少才华,都不能把它藏起来。哪怕只有1个talent,如果藏起来不用,就会彻底地失去自我;只有充分使用自己的talent,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用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所以”,王新才馆长总结道:“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才华,我们需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华,然后在自己一生当中,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让这个才华展现出来,这样的人生才没有虚度。”因为这样的人生态度,王新才馆长不断地发现兴趣,展现才华,持之以恒直至炉火纯青,打开了人生不同的境界。
说完马太效应的故事,王新才馆长又和大家分享了对《论语》的见解。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学而》篇的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这句话王新才馆长有不同的解释,“学而时习之”中,“学”并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讲对知识的学习,联系后面的文字,就会发现这个“学”是要学习怎样做人;“时”是时时刻刻要去学,思考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经历这样的思考才会“习”,在任何一种场合以“人”的姿态,去体会去对待万事万物。在解释“时”的时候,王新才馆长还引用了《论语·里仁》的名句“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做人要诚意正心,要格物致知,要修身。修身的功夫就是让人成为人的功夫,让人成为人之后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儒家最根本的东西。所以,王新才馆长认为比展现才华更重要的是——要先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而对于写诗的意义,王新才馆长说:“我们写诗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得到一些现实的利益,而是通过吟咏涵养而温柔敦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互动阅读节选
Q: 馆长您好,今天是全国高考的日子,刚刚听您说是81年参加的高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一届学生参加高考的感受都不一样。我们现在考大学可能比您那个年代更容易一些,但是我发现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对于学问的钻研精神都在贬值和弱化,您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有没有途径来扭转这个局势呢?
A:这个怎么说呢,我们当年不像现在这样有手机,你们现在要见个面通过手机很快就可以约上,通过手机视频可以看见对方,打个电话就能听到声音,有多种方式可以进行联系,而我们当年没有。所以我们不像你们现在这样,拿着手机一天都可以不出门,我们要到哪个地方做什么事的话都需要预先约定,不可能在网上发个消息,要提前去一个个宿舍当面沟通好。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这样面对面的交谈中建立起来的。今天也不能说同学情就淡了,实际上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把大家联系着,只是因为平常都靠手机联系,大家对彼此的接触都显得不那么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会越来越觉得同学之间感情的珍贵,我们也是毕业之后才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
Q: 您觉得怎样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A:我担任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前,是信息管理学院的老师,在迎新的时候,常常会和同学们谈到五个“一”。如果能把我这五个“一”记住,应该会对你们的大学生活很有帮助。首先你要读“一”批书,一个好的大学书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武汉大学图书馆,目前有七百万册藏书,按品种算的话也有一百五十万种左右。当年有个学生说要把武汉大学的书都读一遍,那是不可能的,一百五十万册光看目录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书意味着你有非常多的选择,基本上你想读的书图书馆都有,武汉大学的外文图书馆藏,在全国高校当中排第二,第一是北京大学,整体文献收藏在全国位列前五。所以你们要珍惜图书馆的资源,有选择性地读“一”批好书。
然后第二个“一”是什么呢?你要交一批朋友,在大学交到的朋友会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交朋友首先是同年龄段的朋友,还要学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然后和古今中外的人打交道,因为你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和古今中外的人打交道的过程。有两个经历会改变你的生活,你看过的书和你见过的人,所以你要善于交朋友,善于发现那些对你的思想形成有所帮助的人。
第三个“一”是要养成一个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一”。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甚至比学习好还要重要。锻炼身体是产生多巴胺最有效的方式,运动及恢复的时候多巴胺会有效分泌。多巴胺影响着我们的神经,运动后会产生幸福的感觉,你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那些不怎么锻炼身体的人,往往会感觉生活总是很压抑,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所以不管是跑步,打球,还是其他的运动,我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养成“一”种锻炼身体的习惯。
第四个“一”是至少要做一次志愿者,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投身公益,才能接触社会,这对于了解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个“一”就是要谈一场恋爱。曾经和一个女孩子的母亲交谈,她的观点是禁止女儿在大学谈恋爱,我说你错了,恋爱是一个自然发生、水到渠成的事情,该谈恋爱的年纪就应该谈恋爱,在美好的年华有美好的情感体验,会发现人生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我女儿今年大三,我跟她说什么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但一定要记住一点,一定要懂得责任。在有责任心的前提下,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Q:馆长以您的阅历,会给我们毕业生怎样的忠告呢?
A:我想提出三个关键词:兴趣、持之以恒、虔诚之心。有兴趣才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而支持着这种“持之以恒”的是一颗“虔诚之心”。“虔诚之心”是对理想的坚信,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对梦想的追求,对事业的专注,都需要非常非常投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无悔的人生。
Q:馆长您好,您刚才说做一个温柔敦厚的人,在这个时代,说功利也还好,就是很浮躁,您希望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怎样做一个温柔敦厚的人?
A: 现在的确是一个有些急功近利的时代,每个人都迫切地需要取得成就来证明自己,需要成家立业。孔夫子说得非常对,三十而立。如果三十还不能立的话,就会和我一样,虽然三十岁博士毕业了,但经济条件还是非常有限,结婚有了孩子之后,一直到四十岁都没什么积蓄,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首先要考虑成家立业,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成家立业,在走入社会开始的阶段是必须的。但是,你终将面对的还是你自己要怎样度过一生的命题。如果你总是追逐功利,这一辈子就很可能过得很浮躁,始终追求着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最终还是要沉静下来,回归自我。
我是到了2000年,大概35岁的时候,开始反省自己,然后,开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比如写诗,到了最近几年我又开始练字。剥去表面浮华,逐渐地沉静下来,开始觉得还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
Q:馆长在大学里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
A: 我觉得我学的专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就是图书馆学。为什么说这个专业非常好呢,因为我们学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是有限的,你一旦走出社会就会发现在本科学的知识有些已经过时了,真正用到的可能是另外新的知识,而过一两年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你以前学的东西,有许多也在不断地更新。
而图书馆学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呢?最重要的是信息的组织,你学过了信息的组织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内在规律的,会了解一个知识体系是怎样构成的,学到了这个核心知识——信息的组织,了解信息组织的原理,才会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和了解。
图书馆学的第二个核心知识就是信息的检索,或者说知识发现。你拥有了信息检索的技能,就会找到任何你想了解的知识领域。知识发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我们当年在大学学习的这两个核心知识,对于后来的学习和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奠定了一生学术研究的基础。所以我希望同学们都要完善基本的信息素养,会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Q:馆长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方向?未来会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说这几年图书馆信息化的提高我觉得非常好,未来会不会继续朝这方面发展?
A:我之前说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人成为人,那么图书馆作为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机构也应该向这方面努力。怎么样让人成为人呢?首先需要的是自立,图书馆不断改进获取所需文献的途径,让大家能更有效地获得知识,进而拥有能安身立命的本领,所以我们在信息现代化方向会持续做出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给读者提供各领域更全面的图书,同学们要看的不仅仅是专业书,还应该有获得更多滋养的书。为了吸引同学们使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我们做了不少阅读推广工作,每年在读书节、文化活动月中,都会推出很多活动,其中也包括和一些社团合作的活动,社团在图书馆与学生的沟通中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图书馆推出的活动能被同学们接受并喜爱,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学生社团合作,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同学们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在大学里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完善阅读素养,提升阅读理念,并在走向社会后进一步促进阅读推广。
三年后
Keep moving,学会坚持。三年来在图书馆读过的书、遇见的人、发生的事,都让我回味良多,也愈发能理解馆长对于图书馆建设付出的努力,以及馆长所坚守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期间大概没机会做完馆长所说的五个“一”的目标,但还是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兴趣,拓展自己的视野,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学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读者留言
读有故事的人 做有深度的书
微天堂真人图书馆等你来
王新才馆长推荐馆藏图书
《论语集释》程树德撰
索书号B222.24/C388
馆长评语:不看注释,我们很可能误解古人。看了集释,我们可能恍然,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
豆瓣简介:《论语集释》集众注以成一书,几乎囊括清以前各个时期《论语》的相关著作,是《论语》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书征引浩博,所引书目达680种,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体例上,把传统注经体例与分类体例相结合,将所搜集的典籍文献,按内容分为九类并以按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明晰,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论语集释》突破了门户之见的樊篱,考据与义理并存,近乎梳理了《论语》学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各时期《论语》注疏发展状况。
《三体》刘慈欣
索书号I247.55/L581/(1)
馆长评语:原来脑洞可以这样开。
豆瓣简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六祖坛经笺注》 丁福保笺注
索书号B946.5/L635d
馆长评语:原来风动,幡动,世间种种,都是仁者心动。
豆瓣简介:《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来源:武汉大学图书馆公众微信号)